close
歷來科舉,解決瞭出身寒微的讀書人的上進之路,也使朝廷有納新的機制,讓天下的人才有瞭念想和希望——這很重要,希望與念想不一定非要兌換成現實:但沒希望沒念想,人才不在體制內,就永遠沒有參與國傢治理的機會和希望,這很危險,那些人才和自認為人才的人常常就會成為國傢的對抗力量,成為政府力量的對抗者和消耗者。所以,科舉對於古代中國的穩定和發展貢獻非常大。
可畢竟能成功考取功名的永遠是少數人,沒考取的人,難免憤憤不平,這也是人之常情。有一次,成都府接到一個讀書人獻的一首詩,其中有兩句:“把斷劍門燒棧道,西川別是一乾坤。”這明明是一首煽動造反、煽動鬧獨立的詩!這還瞭得?知府將這個人抓瞭,匯報給朝廷。宋仁宗遠在千裡之外的深宮,看瞭奏折,輕淡地批復道:這是不得志的老秀才的牢騷,你們不要那麼緊張,也別治他的罪。看看有沒有司戶參軍的位子,給他安頓一下,讓他有飯吃,都不容易。
王道本乎人情,不通人情者,必然自私偏狹,必然沒有仁者心懷,其胸襟氣度必然不寬廣,雖為帝王,強權在握,刀劍橫列,手段狠戾,也不會長久。《中庸》日:“聲色之於以化民,末也。”
寧靜的等待
全站熱搜